白糖:區(qū)間行情暫難突破
1、原糖:本周原糖期價緩慢下行。巴西最新雙周壓榨數據公布,10月下半月,巴西中南部地區(qū)甘蔗入榨量為2716.7萬噸,較去年同期的3465.9萬噸減少749.2萬噸,同比降幅21.62%;制糖比為46.12%,較去年同期的48.85%減少2.73%;產糖量為178.5萬噸,較去年同期的235.8萬噸減少57.3萬噸,同比降幅達24.3%。2024/25榨季截至10月下半月,巴西中南部地區(qū)累計入榨量為56603.1萬噸,同比增幅達0.88%;累計制糖比為48.61%,較去年同期的49.41%減少0.8%;累計產乙醇288.47億升,同比增幅達6.87%;累計產糖量為3737.7萬噸,同比增幅0.27%。
2、國內報價:廣西制糖集團新糖報價為6100~6250元/噸;云南制糖集團陳糖報價6200元/噸,新糖報價6250元/噸;加工糖廠主流報價區(qū)間為6400~6580元/噸。配額內進口估算價5620-5640元/噸;配額外進口估算價7180-7210元/噸。
3、小結:巴西24/25榨季減產問題逐漸兌現落地,庫存水平仍偏低。10月下半月雙周壓榨數據公布,產糖量下降近22%,巴西雙周食糖庫存1070萬噸,較同期下降約540萬噸,未來短期庫存偏緊的問題仍存在,此前市場已經交易過,近期受大宗商品偏弱影響,原糖價格持續(xù)走弱,對該庫存問題并未過多反應,但一季度仍需關注相關影響,同時關注泰國、印度生產進度。
4、國內:本周受泰國糖制品進口可能將受到約束傳聞影響,期價一度走強,后期受供應充裕抑制,仍表現不佳,總體呈現區(qū)間格局。未來價格上行的壓力來自于保值盤,支撐來自于下游補庫需求,短期難有趨勢性行情??申P注買1賣5的套利機會。
棉花:基本面驅動有限,震蕩區(qū)間短期難破
1、供應端:北半球棉花上市中,美國采摘進度過7成,中國棉花采摘基本結束,交售也進入尾聲。
2、需求端:2024/25年度全球棉花消費量預計值小幅調減,國內紡服零售數據大幅改善,短纖布開機率環(huán)比小幅下降。
3、進出口:美棉出口凈簽約及裝運量當周值環(huán)比下降,總簽約量仍偏低,國內紡服出口數據同比好轉,后續(xù)有“搶出口”預期。
4、庫存端:陳棉庫存中性,織廠原材料庫存水平偏低,補庫意愿不強,紡織企業(yè)產成品庫存累積。
5、國際市場方面:宏觀擾動持續(xù),基本面驅動有限。隨著近期美國經濟數據陸續(xù)公布,鮑威爾也有鷹派發(fā)言,12月美聯儲降息概率下降,目前12月降息25BP概率剛過5成,美元走強,盤中最高突破107,令黃金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承壓。預計宏觀層面的擾動仍將持續(xù)且反復。基本面來看,全球棉花基本棉的矛盾并不突出。USDA11月報環(huán)比調減全球棉花產量、消費量、進出口量預期值以及上年度結轉庫存。整體來看,全球棉花仍是供需雙增,供應略大于需求的格局。美國方面,2024/25年度美棉產量預期值僅有309萬噸,環(huán)比上月基本持平,雖同比增加,但是與歷史均值相比,本年度美棉產量仍然偏低,基本面的拖累并不明顯。具體來看,截止11月10日,美棉收獲進度71%,周環(huán)比增加8個百分點,同比增加4個百分點。展望未來,預計短期宏觀層面的擾動仍將持續(xù),美元指數高位令商品價格承壓,12月降息預期仍有變數,基本面的驅動相對有限,預計短期美棉低位震蕩為主,宏觀層面仍需持續(xù)關注。
6、國內市場方面:新棉采摘基本結束,下游需求傳導存在堵點,基本面支撐力度有限。目前北疆新棉采摘全部結束,依據中國中國棉花信息網數據,目前新疆地區(qū)新棉采摘進度已經達到99%。籽棉收購價格持穩(wěn),近期機采棉收購價格指數約6.33-6.35元/公斤,因本年度新棉上市與交售進度均較快,本年度新棉加工成本也已固定,依據作者測算,新疆地區(qū)加工成本折標準品與盤面價格相比略有倒掛,成本端仍有一定支撐。下游需求方面,紡織企業(yè)開機負荷沒有明顯增加,坯布端開機負荷還有下降趨勢,紡企呈現原材料及產成品庫存均上升的態(tài)勢,而織廠原材料庫存水平明顯下降,產成品庫存仍在持續(xù)累積,需求傳導存在堵點。出口方面,10月我國紡服出口數據有明顯改善,后續(xù)因市場對特朗普上臺之后的關稅政策有一定擔憂,因此市場有“搶出口”及“擴內需”的相關預期。整體來看,本年度新棉供應充裕,下游采購意愿不夠強烈,整體供需情況仍稍顯寬松,皮棉加工成本對棉價有一定支撐,但力度也有限,市場觀望情緒漸濃,預計短期鄭棉低位震蕩為主,關注外部宏觀情緒變化及ICE美棉走勢。
免責聲明
本報告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,我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,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(fā)生任何變更,報告僅面向我公司客戶中的專業(yè)投資者客戶。我們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、公正,但文中的觀點、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,報告中的信息或意見并不構成所述品種的操作依據,投資者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本公司和作者無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