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轉(zhuǎn)自【樞密院十號】;
近年來美國海軍的撞船事件屢見不鮮,也曾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。但要說連核動力航母也被撞傷,也的確有些超出老司機的想象力了——通常航母是處于護航艦艇的嚴密保護中,普通民用船只行動遲緩,怎么有機會撞上航母呢?
但這么離奇的事就這么發(fā)生了。美國海軍承認,“杜魯門”號航母在埃及塞得港附近的地中海水域與一艘名為“貝西克塔斯-M”號的貨輪相撞。
美國海軍學會網(wǎng)站13日稱,撞船事件發(fā)生在當?shù)貢r間12日深夜,航母的水面部分受損,但沒有造成進水,幸運的是核動力推進裝置沒有受損,也沒有艦載飛機損失。報道還提到,此前“杜魯門”號航母與護航的“杰森·鄧納姆”號驅(qū)逐艦一起行動,正計劃返回紅海。
外界最關注的是,為什么速度緩慢的民用商船會撞上美國核航母?
社交媒體上流傳的照片顯示,“貝西克塔斯-M”號貨輪船頭部分受損。美國“動力”網(wǎng)站分析稱,該船的系泊纜繩卷軸被切斷,前右舷艙口圍板受損,這種損傷位置可能表明,它撞上了“杜魯門”號航母的飛行甲板外延支撐部分——至少能夠說明的是,這次美國航母大概率是“受害者”,而不是以前常見的“肇事者”。
但對于航母而言,被巨型貨輪撞上也不是什么光彩事。美國海軍學會網(wǎng)站稱,此前有案可查的類似航母撞船事件,還要追溯到2004年7月22日“肯尼迪”號航母在海灣地區(qū)的夜間行動中撞上了一艘小型快艇——考慮到后者的目標非常小,再加上黑夜觀察難度大,倒也說得過去。但這次撞上“杜魯門”號的“貝西克塔斯-M”號貨輪,有什么不被觀察到的秘密裝備嗎?
公開資料顯示,“貝西克塔斯-M”號是常規(guī)的散裝貨輪,排水量為5.3萬噸,長188.5米,離開約旦亞喀巴港后一直向北行駛,目的地是羅馬尼亞的黑海港口康斯坦察,實在是非常普通的民用商船,目標可謂非常明顯。唯一的“特殊”是它曾于2016年在孟加拉國吉大港附近與另一艘商船發(fā)生過碰撞,造成兩艘商船均受損傷。
美國“動力”網(wǎng)站分析稱,通常而言,美國航母應該處于護航艦艇的嚴密保護中,但出事時的情況比較特殊——當時航母正在準備通過蘇伊士運河,按照要求必須以單列縱隊排隊。此外美國海軍學會網(wǎng)站也介紹說,不確認事發(fā)時護航的“杰森·鄧納姆”號驅(qū)逐艦有沒有和航母在一起。
話又說回來,即便沒有得到其他艦艇的保護,但美國航母在航行中應該保持高度警惕,不但艦上的雷達會持續(xù)搜索周圍海域動態(tài),而且理論上會有多名值班人員保持對海警戒,因此5萬噸的巨輪在靠近美國航母期間(才出港口的民用貨輪速度不快,從該船撞擊后的受損程度也能證明這一點),早就應該引起美國航母艦上人員的警惕,并可以通過無線電通信和燈光信號發(fā)出警告,至少可以采取避讓措施——或者按照好萊塢電影的套路,應該出動特種部隊控制這艘“來意不明的船只”。
然而從結(jié)果看,美國航母并沒有能夠避開貨輪的撞擊。老司機猜測,它很可能犯了美國海軍之前撞船事件中的常見錯誤——要么是值班人員訓練不足、疏忽大意,要么就是長時間的戰(zhàn)備值班導致艦上人員過于疲憊,失去了警覺性。但不管怎么樣,這個罕見的航母撞船事件,再次暴露了美國海軍面臨的重大困境。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