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元宇宙新聲
DeepSeek崛起所帶來的全球影響
科技旋渦作者|賈桂鵬
近日,紐約大學名譽教授Gary Marcus在《Fortune》雜志發(fā)表了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,深入分析了國內(nèi)最新推出的AI聊天機器人DeepSeek。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權威聲音,Marcus對DeepSeek提出了八個容易被大眾忽略的問題,這也從國外的視角闡述了國外學者和媒體對這款新興產(chǎn)品的看法。
以下是Gary Marcus關于DeepSeek的8個大多數(shù)人忽略的問題:
1. DeepSeek r1并不比早期的模型更智能,只是訓練成本更低。
DeepSeek r1并沒有顯著超越早期模型的智能水平。其最大優(yōu)勢在于訓練過程中的成本大幅降低,而并非在智能表現(xiàn)上有質(zhì)的飛躍。
2. 它的運營(“推理”)仍然很昂貴,尤其是如果你希望它像OpenAI的o3那樣“思考”更久。
盡管DeepSeek的訓練成本較低,但其在推理階段的運營依然昂貴。尤其是當你想讓它進行更長時間的思考時,成本仍然不容忽視,這一點與OpenAI的o3類似。
3. 中國并沒有在技術上超越美國。
DeepSeek的出現(xiàn)并不意味著中國在AI技術上超越了美國。盡管DeepSeek采用了一些新的技術,但這些技術很容易被其他公司復制。并且,DeepSeek的系統(tǒng)在準確性方面并沒有明顯優(yōu)于其他同類技術。不過,它在工程設計上的優(yōu)秀表現(xiàn)為其贏得了競爭中的一席之地。
4. Nvidia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威脅,市場調(diào)整是合理的。
Nvidia在GPU市場的領先地位正面臨挑戰(zhàn)。隨著價格戰(zhàn)的到來,市場的調(diào)整似乎是不可避免的。盡管如此,Nvidia的威脅并不意味著它將被完全取代,畢竟高端GPU仍然有需求。更大的威脅來自于生成性AI為核心的公司,如OpenAI和Anthropic,因為價格戰(zhàn)可能會削弱它們的盈利能力。
5. DeepSeek是一次經(jīng)濟革命和地緣政治的警鐘,但這并不直接讓我們更接近人工通用智能(AGI)。
DeepSeek的問世代表了一次經(jīng)濟和地緣政治的重大變革,但它并沒有直接推動我們更接近人工通用智能(AGI)的實現(xiàn)。DeepSeek的成功可能影響全球AI產(chǎn)業(yè)格局,但它并未解決AI的根本難題。
6. AI的價值最終是數(shù)萬億的,但由大型語言模型驅動的生成性AI可能并不會如此。
雖然AI的整體市場潛力巨大,可能達到數(shù)萬億美元,但由大型語言模型驅動的生成性AI的前景并不一定如此光明。生成性AI在可靠性和幻覺問題上存在固有的缺陷,同時像DeepSeek這樣的創(chuàng)新不斷降低了價格,幾乎接近零。這使得許多AI公司面臨著巨大的經(jīng)濟壓力,市場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。
7. 孫正義據(jù)說向OpenAI投資高達250億美元,盡管該公司從未盈利,這筆投資要么被看作是明智的決策,要么被認為是一次失誤。
據(jù)報道,孫正義曾向OpenAI投資了多達250億美元,雖然OpenAI尚未盈利,且其估值高達3400億美元。這筆投資或許將被證明是一次聰明的決策,但也可能成為繼他向WeWork投資40億美元、估值470億美元的失敗投資后又一重大的失誤。
8. 在新的環(huán)境下,繼續(xù)推進StarGate(星際之門)這一提議的5000億美元基礎設施項目可能沒有太大意義。
隨著市場環(huán)境的變化,繼續(xù)推進StarGate這個50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項目可能已經(jīng)沒有那么大的實際意義。相較之下,投資于發(fā)展更為可靠、且更難被復制的新技術,或許對美國來說是一個更好的選擇。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