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節(jié)將近
人們開始置辦年貨
今年#車厘子價格被打下來啦#
相關(guān)話題登上熱搜
有網(wǎng)友問
車厘子漂洋過海二十多天不壞
回家一洗放不了兩天就軟了
是不是打藥了?
運輸二十多天都不壞
為何到家兩天就軟了?
空運幾十個小時 海運二十多天
車厘子遠渡不壞
原來因為這三招↓↓
1.采摘后先進行水冷,降低呼吸速率
在采摘時,果林溫度在20℃~25℃,采摘后會將果實放在1℃的水中降溫,這樣不僅能降低蟲害,也能降低果實呼吸速率,延長保鮮時間。
2.進入氣調(diào)庫,調(diào)節(jié)氧氣濃度抑制呼吸保鮮
挑揀之后要進入氣調(diào)庫,調(diào)節(jié)氧氣濃度,在包裝袋中打入二氧化碳,抑制呼吸。無光條件下,果實吸收氧氣產(chǎn)生二氧化碳,二氧化碳達到一定濃度,車厘子就“憋休眠”了。
3.全程冷鏈運輸更保鮮
最后,將車厘子封裝在0.04~0.06mm厚的聚乙烯袋中進行封口,海運全程冷鏈來到中國。
在家車厘子容易壞
或是二氧化碳過高導(dǎo)致
零售環(huán)節(jié)溫度上來后,車厘子“醒了”,這個時候零售方需要打開包裝,讓車厘子透透氣,使二氧化碳下降,家中我們買到“壞果”很大程度是二氧化碳過高所致。
總的來說
車厘子本身不借助化學(xué)成分
只靠物理條件
就有極強的保鮮能力
打藥?
其實,沒必要
車厘子價格怎么打下來的?
近日
載有南美進口水果的“演奏者”輪
在大連集裝箱碼頭開啟卸船
4400噸新鮮智利車厘子
到了
農(nóng)業(yè)農(nóng)村部分析師表示
國內(nèi)市場車厘子以智利車厘子為主
智利車厘子大豐收
空運變海運
供應(yīng)量充足
運輸成本降低
車厘子價格有望進一步降低
吃車厘子胃疼,怎么回事?
有網(wǎng)友說吃車厘子出現(xiàn)
胃痛、拉肚子
甚至還有人稱
車厘子吃多了
會造成鐵中毒、氰化物中毒
這到底怎么回事?
1、車厘子吃到鐵中毒,要吃300多公斤
鐵中毒是由于攝入鐵過量引起的,一次攝入鐵量達到和超過每公斤體重20毫克時,即可出現(xiàn)急性鐵中毒。對于一個體重60公斤的成人來說,大約是1200毫克鐵。
不過,車厘子的鐵含量只有0.36毫克/100克,以此計算,要達到出現(xiàn)鐵中毒的量,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大約要吃333公斤。
2.氰化物在車厘子中含量非常低
植物中的氰化物通常是以氰苷形式存在。車厘子的核仁也的確含有氰苷。不過,果肉里不含氰苷。每克車厘子核仁中的氰苷折算為氫氰酸后大約只有幾十微克,人們一般不會有意去吃車厘子核仁,因此車厘子核使人中毒的情況非常罕見。氫氰酸導(dǎo)致人中毒的劑量大約是每公斤體重2毫克左右,網(wǎng)上說吃少量車厘子就中毒,其實不實際。
車厘子怎么吃 更健康?
1.不宜空腹食用
人在空腹狀態(tài)下,胃酸分泌增加,胃酸濃度較高。車厘子富含果膠質(zhì),在胃內(nèi)與胃酸相結(jié)合后,就會變成難于溶解的沉淀物,而刺激胃腸道。
2.一次性不宜食用過多
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建議,每人每天吃水果200克~350克。吃車厘子建議不要過量。
3.從冰箱里拿出來后,放一放再吃
車厘子剛從冰箱中拿出,果肉較涼,可能會刺激胃腸黏膜,從而引起胃部不適,建議常溫放置一段時間后再食用。
(央視新聞客戶端)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