貝森特在聽證會上為關稅政策“站臺”,稱美元走強將抵消部分關稅帶來的通脹效應。
當地時間周四,特朗普提名的美國財政部長人選斯科特·貝森特(Scott Bessent)于周四出席參議院提名聽證會,回答了有關關稅、稅收政策、政府支出等問題。
聽證會上,貝森特重申了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角色,并為特朗普提出的經濟優(yōu)先事項進行辯護,包括降低企業(yè)稅、提高關稅和增加國內能源生產等。
美元走強將抵消部分關稅影響
貝森特為特朗普激進的關稅提案反復辯護,駁斥了關稅會直接成為美國消費者稅負的說法。
在接受質詢期間,貝森特將關稅政策描述為一項大綱,并表示“將更普遍的關稅作為聯邦預算的收入來源”。
會上,貝森特引用經濟模型稱,提高關稅的成本不會完全轉嫁給美國買家,而是會被貨幣升值、消費者行為改變和外國生產商價格調整所抵消:
“如果按媒體常提到的10%的加稅幅度來看,那么一般來說貨幣會升值4%?!?/p>
“如果按媒體常提到的10%的加稅幅度來看,那么一般來說貨幣會升值4%?!?/p>
貝森特暗示,美元走強將抵消部分關稅帶來的通脹效應。他還強調了維護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地位的重要性,將其與經濟穩(wěn)定和國家安全直接聯系起來。
貝森特還表示,關稅可能成為談判中的一種有力工具,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取代制裁。
自特朗普11月當選以來,美元指數已上漲5%。
國內減稅政策永久化是首要任務
Bessent明確表示,將2017年特朗普提出的減稅政策永久化是他的首要任務之一。
“我們必須永久實施2017年的《減稅和就業(yè)法》,并實施新的促增長政策,以減輕美國制造商、服務人員和老年人的稅收負擔?!?/p>
“我們必須永久實施2017年的《減稅和就業(yè)法》,并實施新的促增長政策,以減輕美國制造商、服務人員和老年人的稅收負擔?!?/p>
2017年,時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通過《減稅與就業(yè)法》,將公司稅率從35%降至21%,個人所得稅也大幅調降,該法案將于2025年底到期。
根據貝森特的說法,如果國會不采取行動,允許該法案到期,那么從2026年開始,美國人可能面臨總額達4.3萬億美元的“巨大的中產階級增稅”,這將造成“經濟災難”,帶來“毀滅性”影響。
貝森特表示,長期來看,國內減稅有望給美國GDP貢獻1.1%的增長率,并提振企業(yè)投資。
重視“生產性投資”,大幅削減政府支出
針對引起廣泛擔憂的財政赤字問題,貝森特認為“美國不存在收入問題,但我們有支出問題”。
貝森特表示,過去四年聯邦赤字平均占GDP的比例達到7%,政府應大幅削減支出:
“過去四年,聯邦國內可自由支配支出增長了驚人的40%,我們必須努力整頓財政狀況,調整這些支出?!?/p>
“過去四年,聯邦國內可自由支配支出增長了驚人的40%,我們必須努力整頓財政狀況,調整這些支出。”
雖然貝森特沒有具體說明應該調整哪些項目支出,但他表示,聯邦機構必須將生產性投資放在支出首位,而不是“推動通貨膨脹的浪費性支出”。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